一如以往的睡滿兩節課,神清氣爽的準備離開之際,他突然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他邊走回教室邊思索。
活動文ˇ:http://revo-create.com/viewthread.php?tid=55226&page=6&authorid=13923
從他們上次爭吵到現在,他已經和她冷戰了一個禮拜。
整整七天,她將他視作空氣,有時候連他們一起上的課她也沒出現。他知道她和他不一樣,她從不翹課,沒去上課八成是因為不想見到他。
「我受不了了,我今天要跟她攤牌!」上完課,他向殷陵抱怨。
依稀記得是羅莉開給我的題目
然後我把他拿去參加活動了XD
嘰咕:http://revo-create.com/viewthread.php?tid=55226&page=4#pid680717
《劍》
是花,是酒,是月夜。
少年看著手裡的劍,鬱悶的又乾了一罈竹葉青。
這把劍是那女人給的。她說劍裡藏了個秘密,只要他深涉江湖之後就會發現。
前些夜裡,他第一次讓那把劍見血。
他手刃殺了她的那幫匪徒,接著,他知道了那個祕密。
只是有點兒晚了。
劍身在染血之後多了幾行擦也擦不掉的紅字。
The face shop的指甲油,色號BR805。我喜歡它,因為我知道它適合我;薄薄兩層搽在指甲上,不算低調,但也不過度招搖。
豆沙色眼影。防水眼線膠。假睫毛,型號交叉七黑。毛呢格子百折裙,膝上十七公分。亮面楔型鞋,酒紅色,高五公分。黑色膝上襪,襪緣綴有蝴蝶結。我喜歡這些東西,因為我知道它們適合我,我一向只喜歡適合我的東西;當我將自身認知為一個絕對的主體時,那麼我身邊的東西就只有一個作用──襯托我。
這個準則我奉行不悖到今天,我努力將身旁的東西變成能夠襯托我的要件,如果那東西的光采強烈過我的話,那麼不是超越它,就是得徹底毀了它。
我知道我這樣的個性很討人厭,如果在小說漫畫裡的話,我一定是反襯清純善良女主角的美麗邪惡女配角(是的,美麗,我堅持),不過我不在乎,如果能夠得到關注、掌聲跟勝利,那麼邪惡又有什麼關係?那不過是目的達成之後的一種附屬品罷了。
引力極大之處,時空扭曲。妳想,若愛得夠深夠執著,時空倒軌,一切回到初始之時究竟有無可能?
月亮繞著地球打轉,地球繞著太陽打轉,Discovery說,這一切都是因為引力的關係。
「巨大的質量改變了星球運動的軌道。」科學家一邊解釋一邊將塑膠膜用力下壓,以圓柱固定。
「雖然以俯視的角度看不出來,但是空間已經扭曲了,星球偏離軌道。」科學家將代表星球的鐵球丟出,星球以橢圓軌道朝質量的極大點接近。
星球陷落,沉溺。
偶然看見這段節目的妳脊柱猛然一麻,緊接而來的的是一種被揭露的窒息感。
《頭髮》
對他最後的印象,就是他在夕陽下染成紅色的背影,還有一頭隨風飄揚的,細軟的髮絲。
他是個聲名狼藉但相當傳奇的問題學生,但倒不是因為他殺人放火還是拿西瓜刀砍到老師仆街不起什麼的,而是在那個還有髮禁,男生一律小平頭的年代裡,他居然留了一頭打了層次,長到幾乎齊肩的髮,更神的是這髮型他居然一留三年到畢業,任憑教官拿著電剪追著他在學校裡滿場跑,齊肩層次秀髮依舊瀟灑的飄逸著,迷倒一票學姐學妹。
說實話,他相當適合留長髮,除了本身的髮質夠好之外,他宜男宜女的中性長相也是加分重點之一。
「哭除了表達情緒之外也常作為一種傳遞信息的信號,如嬰兒或一般的小孩在不舒服或不滿意的等的時候,就會哭著向父母傳遞信息。
當人內心極度痛苦時,哭是一種發泄方式,哭後能使人心情暢快。美國生物化學家費雷認為人在悲傷時不哭相當於『慢性自殺』。」──維基百科
小月有一個哭渦,但是她除了來到世上,宣告自己存在的第一聲啼哭之外,小月從來不哭。
她的第一聲啼哭是為了提出自己存在的証明,我認為這同時也代表一種抗議,抗議她來到這個世界、且成為一個罪人的不由自主。她的存在及出生是那麼的令人手足無措,因為她的父母結合得過早,而這兩點加上種種因素,使得她的母親因產後憂鬱自殺身亡,也讓小月成為是一個罪的化身,然而這道罪名從不是她自己尋來的,她的原罪──出生,卻是肇因於在這是上本該是她最親密的情感支持來源的父母,她的出生就等於是本來應該讓她無條件信任及依賴的父母最直接且血淋淋的背叛,他們令她成為一個罪人,所以她的第一聲啼哭聲嘶力竭,幾乎將她自己振聾。
然而小月自此之後從來不哭。
她不哭是因為抗拒自己與生俱來的原罪,不哭,同時也不懺罪,如此便彷彿沒有罪。自己使母親或直接或間接的自殺身亡讓她成為一個罪人,但是她下意識的拒絕承認這個不是她自己尋來的罪,因此她不哭。文中提到的伊底帕斯挖去雙眼並且自我放逐的故事,恰巧與她的情況互相呼應,不流淚,不懺罪,之於她就消極的等同於沒有罪。
哭之於小月以及她認知的伊底帕斯是一種對於己身之罪的承認與悔恨, 伊底帕斯的罪肇因於父親的遺棄,以致於他在一無所知之下弒父娶母;而小月的罪肇因於父親將她遺棄於母親的子宮內,以致於她在十個月之後呱呱墜地,卻無端的成為一個戴罪之身,同時是一個尷尬的存在。他們頑強的不流淚,以此不懺罪,同時以無淚之眼抗議至親對他們最血淋淋的遺棄與背叛。
哭同時代表一種脆弱、一種發洩,小月在出生的那一刻就被雙親背叛了,而哭原本是向最親密的雙親傳達訊息的一種手段,雙親的背叛與遺棄讓她從此沒有了以哭傳遞訊息的對象,所以她不哭──哭給誰聽呢?這是一種面對至親間天倫情感的愛無能,小月不懂示弱,不懂索求關懷,以致於她在大人眼中長成了一個乖巧,但是沒趣不可愛的孩子。文章一開始的搜神記片段暗示了小月對於哭與示弱的態度,她認為搜神記中的孩子哭是為了被收養,是沒氣節的表現。然而,小孩子哭是一種天性使然,小月卻認為這種哭是為了被收養,顯示了小月對於哭泣任性撒嬌這種小孩常有的行為之陌生,因為她的父母在她成長中缺席了,讓她無法練習這種為了索求關懷而自然流淚的情感,同時她也以拒絕索求關懷來表示對於父母的抗議,用漠然來武裝自己。
老子期末報告──
淺談《老子》中的正言若反
前言
《老子》一書中,老子大量運用了「正言若反」的語言架構來書寫,這種語言看似弔詭非常,但是卻隱含了老子所要表達的心靈境界、人生哲思,其詭辭為用的表達手法對於語言及視覺上的衝擊,甚至開啟了道家後來對於心靈境界的詩意描寫,對後世的影響甚鉅。
一、 何謂「正言若反」?
承接前面所提到的,聖經深深的影響著西方世界的價值觀念,即便聖經及神學在今日已不再處於西方社會中的中心地位,即便聖經所隱含的思想脈絡並不直接指出或有明確的提示讓我們知道其對西方現代思想的影響何在,但是整個西方文明發展史以及思想發展史之中,聖經無庸置疑的位居一個重要的位置。
而從聖經〈利未記〉的內容我們可以窺見,西方的思想本位主要是建立在一種二元(對立?)的價值系統之上。從一開始人與自然為二元開始,慢慢推擴發展成人神二元(善惡二元),甚至到當代的身心二元,進而形塑出一套西方當代以理性、物理及數學計算為主的價值觀。
這種價值觀主要是指在十八世紀西方發生啟蒙運動以來,西方社會不斷的朝著理性的方向邁進,構築出一套以理性為本的世界觀,輔以資本主義與工商業會,「非理性」的事物被視為是不科學的,沒價值的,甚至是不該被提起或應該被淘汰的。然而,這種工具理性的觀念被放在資本主義社會來實行,效果卻是出奇的好。
以成果論來看,西方的科學、技術、經濟等各方面的成就,被視為是西方文明的完成,西方人也以此為傲,而當西方文明以繁榮、富庶、強大的姿態席捲全世界時,有許多國家、許多個人接受並且身體力行了當代西方社會的那一套價值觀,然而在經濟大鳴大放,科技一日千里,在這個物質與文明看似繁花燦爛,一片欣欣向榮的時代裡,現代人卻發現自己的心靈是龜劣的,乾涸的,是一片死寂的。
03。
這是一處比上古洪荒更為貧瘠的不毛之地。
而他不小心跌落至此。
他知道很快的,這地方將會像無邊荒漠吸乾一滴水一樣將他變成荒漠中的一粒沙。
所以,待太久是不行的。他想。
01。
這個城市忙碌紛亂,而迷惘。
我就身在這城市中,朝九晚五;每個行人都是疲憊的倦鳥,但每段路卻都不是歸程。
就像一群失了方向的候鳥,無所歸依;盤旋,瞭望,卻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現在稍微可以理解,那些嫁女兒的父母的心情。
女兒生到這個世界上時,你給了她一個春日秋露般,好美好詩意的名字。但是當她嫁為人婦時,這名字,你送給她的第一個禮物,將會被制式的高太太陳太太王太太李太太取代,沒有人會再叫她那個好詩意好有福氣的名字。
於是你捧在手心上呵疼的孩子,終於也要加入外頭街上隨便撈就是一大把一大把的王太太孫太太許太太劉太太之列了。那些只存夫姓而姓名不復見的女人,曾經也掂在誰的心上,曾經也是誰一生的牽掛。
而現在她們只是王太太孫太太許太太劉太太,誰誰誰的太太。
半夜三點真的很適合胡思亂想。
室友睡死了,腦子開始累了,情緒低落到一個寫得出東西的境界。
我想切割,跟某些東西做完整的切割,但是我無能為力。
快死了。
我明天到底回不回得了家?
我死也要回去。
天氣陰雨,初春的氣候就是如此,乍暖還寒。
我搓著雙臂,感到有點冷。我身上只穿著一件棉質無袖上衣,跟沒穿其實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