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子期末報告──

淺談《老子》中的正言若反

 

前言

《老子》一書中,老子大量運用了「正言若反」的語言架構來書寫,這種語言看似弔詭非常,但是卻隱含了老子所要表達的心靈境界、人生哲思,其詭辭為用的表達手法對於語言及視覺上的衝擊,甚至開啟了道家後來對於心靈境界的詩意描寫,對後世的影響甚鉅。

 

 

一、               何謂「正言若反」?

 

所謂正言若反,簡言之即以一種看似否定的描述方式對於某種價值加以肯定,以反面的論述彰顯價值的正面意義。在《老子》中,老子以大量的正反併陳、正反複合的語句來闡述自身的思想,以及他對美、善價值的肯定,但是他的肯定並不是用一種正面的敘述來表達,而是以否定的姿態在文本中現身。這種敘事手法形成了一種語意上的弔詭,若將其直白的翻譯,便會使其語意前後矛盾,成為一種言語上稱之為「詭辭」的狀態。老子便是運用了「正言若反」在語意邏輯上的矛盾及衝突,逼使我們跳脫語言的範疇,正視《老子》中所要表達的深層意涵。

這種敘事及表達的型態有別於傳統及儒家所慣用的「正面肯定」,以及歌頌某種價值的慣用語法。儒家的典籍中常常用一種歌頌的、正面褒揚的手法來肯定美好的價值,例如儒家強調仁義,強調倫常,同時也強調孝慈及忠君,這時儒家常常會以一種近乎教條式的言語來表述其對價值的肯定。就像《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其中就明白的標舉「孝、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等等特質是美好的,是值得人們推崇及遵循的,我們應該要身體力行這種價值,以期我們的世界能向大同世界邁進。

標舉出美好的特質並加以褒揚、稱讚是我們傳統所慣用的一種手法,《論語》如此,《弟子規》如此,大多數中國傳統含有儒家思想的教化典籍都是如此,但是在《老子》中卻不這麼做。

在《老子》上篇第十八章中,就提到了:「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此句若直白的解讀,其語意便是:「當世界上至高至上的道理消亡了,仁義才終於出現;當智慧被標舉出了,就代表那其中存有極大的虛偽;當六親不合時,常常是因為有孝慈之人的存在;而國家之所以昏亂,是因為有忠臣的存在。」

 

由此直譯來看,《老子》一書內文實在是極其弔詭,為什麼要說「當六親不合時,常常是因為有孝慈之人的存在;而國家之所以昏亂,是因為有忠臣的存在」呢?難道老子反對智慧、孝慈這些美善的特質嗎?其實並不然。

老子在這裡並非反對這些特質,而是強調這些特質若太過於被標舉,太過被頌揚以致樣板化成為了一種教條,甚至含有一種不得不遵守的意味時,就代表了此種美德的僵化與死亡。若以其中的「六親不和,有孝慈」做例證來解釋的話,老子所要表達的是若在一個家中,有人的孝順、慈讓等特質套別的被表彰、注意以及稱頌的話,那往往是一個家庭破碎失和的開端。

若家庭中有一人特別被突顯,特別的被冠上孝順仁愛等特質,那勢必會造成其他人在家庭中的黯淡,此種黯淡通常是親人間情感疏離的開端;就因為孝慈這種特質不斷的被提出,被稱頌,常使得「孝慈」變成了一種徒有虛名的行為模式,此種模式到最後會形成一個標準,達到標準的稱之為孝,達不到標準的則反之。

但是人的孝心乃至於德性豈是人為制定的標準所能衡量的?難道不符合所謂表準的人就不能稱之為孝慈嗎?達不到標準的人就沒有孝心孝行的存在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而這種情況正彰顯了語言中「區分」與「標舉」的特質,有了區分及標舉,所謂的高下還有中央及邊緣這種帶有比較意味的情況自然會出現;隨著語言的成熟,其標舉與界定的功能便越來越嚴謹,而無法達到人們所界定出的標準而被歸入語言所能區分的範疇中的那些,便成為了一種游離的、失落的、無所歸依的存在。

由於語言本身就是一個人工創造的符號,使用語言就是一種將事物符號化的行為,以一個符號加諸於某個事物上,久而久之,這個符號所代表的涵義會變成只代表了這個事物的某一種特質或某一個面向,這種符號的平面化容易造成生命某一個層面的失落,語言就像是一個框架,這個框架一旦被建立,就會破壞事物原本渾樸、整一的狀態,這是老子所不樂見的。例如社會上賦予女性這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通常是溫柔婉約而順從的,若女性所表現出來的形象是據理力爭的,豪邁的,在比較傳統的社會中便會受到非議,甚至是打壓。因此,若我們以語言作為工具來劃分或標舉某一種行為時,便會使生命中某一些特質被語言所建立出來的框架限縮,進而使其凋萎或閉塞。

對於老子來說,這個僵化了的語言符號必須被軟化,乃至於被檢討、被重新提出來檢視與思考,所以老子採取正言若反的方式,以否定的語言顛覆傳統的思維與價值模式,使我們重新思考關於語言本身的限制性以及事物的最原初、渾樸的本質,當跳脫了原有的邏輯框架之後,我們便可以用一種心靈體會的方式去檢視事物的真貌。

 

 

 

二、  《老子》中正言若反的句型分類:

 

在《老子》中出現了極大量正言若反的句型,這些句型大致上可以分為下列數種:

(1)   將語意相反的詞語以因果句關連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中,老子將美與惡這兩個語意相反的詞語以因果句串聯。

天底下的人都知道某事物是美好的,這美好的事物便因此不再美好了,「天下皆知美之為美」與「斯惡已」這兩者之間是存在因果關係的。

同屬此類句型的尚有「曲則全,枉則直,漥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等句子。

(2)   AB──

如「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塞,靜勝熱,清靜以為天下正。」一章。

如以其中「大巧若拙」一句來做分析,A即是「巧」,B即是「拙」,AB是兩個語意相對的詞彙,從字面上來看是二元對立的兩端。

AB句型所要表達的是,若某種特質本身相當的渾厚、深沉,便會以與某特質原本所該表現出的面目不相符,而是以看似與某特質相反的樣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在《老子》中常常使用「大」字,「大」字在《老子》中常常代表了一種渾樸的整全,一種未經雕琢,安定而完整的狀態,是老子及道家所推崇的一種特質,因此《老子》中若在某種特質強冠上一個大字,則該種特質通常是具正面意義的。

而此大AB的句型,尚有一種類似但不盡相同的表現方式,即為「AA」。

如「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一章。

如以其中「為無為」一句來做分析,A即是「為」,非A便是「無為」,在「為」之前加上一個具有否定意味的「無」字,便是這類句型主要的句法。而《老子》中常見的具有否定意味的字有「無、不、非」等等。

AA的句法與大AB相較,是一種更直接的邏輯與語言上的衝擊,大AB以某東西似與其完全相反的事物這種句法來造成一種邏輯上的衝突與弔詭,但AA的句法卻是直接否定了A,這對人類的心靈會造成一種更大的衝擊。

 

 

(3)A所以為B──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在這一章中充滿了「欲AB」的句型,其中的AB是立意相反的辭彙,老子以要達成A,必先從事與A相反的B動作,來造成語意上的弔詭。

老子這種書寫的手段是為了要模糊語言中的對立性,同時強調看似相對立的事物之間,其實存在著一種生生不息的交互與循環,它們彼此之間並非全然的二分,也不是完全獨立封閉的狀態。

然而,這種書寫方法在歷史上常常遭政治謀略者以厚黑學的角度解釋之,如文中「將欲廢之,必故興之」一處,便被謀略家解讀為「如果想要使某個國家或個人踏上衰亡的道路,最好的辦法就是先使其興盛強大,因為在承平安逸的環境中,人必會荒淫逸樂而招致毀滅。」

謀略家對於這段文字做出一種充滿了目的與心機的解讀,然而這卻與老子所提倡的「道」背道而馳;老子所推崇的是一種不經矯飾的渾樸,主張太過於精巧與人為所創造出來的美好強盛,最終必導致失落衰敗的後果,老子所要表達的是,因為人「有所為」,所以這些美好被創造出來,然而人為的東西是不可能長久存在的,而大鳴大放過後接著便會是失落,所以我們應該維持著原初渾樸的狀態,而不要費盡心思的去雕琢它,維持平淡的狀態便能長久。這才是老子的原意,而不是後來被法家用來做政治謀略的那一套解釋。

而同樣是為了模糊相對語意兩者間的界線而存在的句型尚有「AB相生」(或AB)的句型,如「……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有與無也是一組語意相對的字詞,老子在文中做這種句型的安排,除了造成弔詭的效果,同時也試圖闡述物類間原本並不存在著絕對的界線,所有事物原初的狀態都是相互混成的,是人類以語言制定了物類間的界線之後,所謂的區格才產生;本來兩種相對物類間的分野十分不明顯,處在一種混沌的狀態,是人類制定了界線之後物類間才開始逐漸壁壘分明,否則兩種相對的事物間的界線該如波浪般游移擺動,彼此也會有消長,就像一個循環的圓,生生不息。

 

以上三個類別就是《老子》一書中正言若反例子的大致分類。

 

 

 

 

 

 

三、  老子正言若反語言模式中的精神應用於現代社會

 

承前所述,老子之所以運用正言若反的句型做敘述,除了嘗試打破語言所賦予事務的框架,讓我們能夠跳脫語言去思辨進而得到一種具超越性的心靈體驗之外,同時也傾向於對一般的經驗或文化價值採取了一種解構的手段,這與當代主義中的反動、質疑、批判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當代主義反對資本主義及工具理性所訴求的普遍性、共通性、絕對性、規範性、統一性,對於一味求同感到質疑,同時也反對人事物被符號化以及異化,這些特質都與老子所主張的十分相似。

而正言若反寫作模式的另一個立意便是試圖去解構二元對立的現象。語言的基本架構就是一種二元對立的存在,有善必有惡,有光明必有與其對立的黑暗,這容易形成危險的二分法。

比如政治,若今天有人表態他不是泛藍群眾,很多人往往以二分法來看,因此把他歸類到泛綠群眾中,但有沒有可能此人並不特別偏屬藍綠任一方,只是單純的中間選民?政治極其複雜,並不適宜以二分法來區分政治理念,這容易造成一種對立、激化,進而轉變成使社會不穩、動盪的民粹政治。

比如男女,男女在從前的社會當有有著明確的分野,對於兩性也有著不同的要求。例如男性就應該強壯,蓄短髮,豪爽大方,所愛戀的對象應為女性;女性則應該溫柔,蓄長髮,文靜典雅,所愛戀的對象應為男性,這種社會對兩性的要求不只是一種性別的刻版印象,更是一種對生命可能性的限縮。

在從前,喜作男性打扮的女性或喜做女性打扮的男性是很難被接受的,更遑論是心中對自己生理性別存在著懷疑的變性慾者和雖然認同自己性別但是卻愛著同性的同性戀者。如果將男女之間明顯的區隔開來,要求男性就該達成社會所賦予男性的期待,而女性亦同,那麼那些遊走於性別邊緣的人就必須面對一次嚴重的失落。這種失落是來自於無法去達成社會責任而被迫承受的壓力,以及無法被歸類──因為只有兩類,而他卻哪邊都不是──所產生的離群感。在他的生命中,他是被這個社會他者化的,這個結果是一場生命的悲劇。

最近不斷被提出作評論的台大要求設立性別友善宿舍一事,即是一個在理念上試圖去淡化性別間差異的計畫,這個理念及立意是好的,但是社會觀感與實際的配套措施卻必須多所商確,因為支持者可能並不是都本著性別友善的出發點而支持,而是為了自身某種程度的方便。

再比如道德,善之所以被肯定及頌揚是因為其否定了惡的存在,對老子來說,這是一種二元結構的道德,而這種二元結構的道德處理不了社會文明,反而容易產生激化、對立,善之中容不下一點點惡,惡之中也不可能會有善,進而造成某些人事物的毀滅。

例如說前陣子的淫照風波,很多人沒有辦法接受一個以玉女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的女星會被捲入淫照事件,進而批評她偽善。但說她偽善其實是有失公允的,因為她也只不過是個人,人同時具有善端及惡端,為什麼在善的同時存有惡這個善就是「僞」呢?而且性慾本來就是人之常情,無所謂善惡,為什麼社會要認定外表純潔的人有著性行為是一種偽善?這其實是一個二元對立道德觀發展到極致而生的病態社會價值觀所造就出來的悲劇,而老子消弭二元對立的立意便是減少悲劇的發生。

 

 

四、結語

 

老子的正言若反雖意在跳脫邏輯、消弭對立及框架,但在現實層面上並沒有辦法變成一個沒有沒有邏輯與規範的狀態,但是我們需要努力的便是不再加強框架及對立,以期我們的心靈朝著多元自由的方向發展。

 

 

 

參考資料:李宗定

     《老子「道」的詮釋與反思──從韓非、王弼注老之溯源考察》,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http://blog.yam.com/e415/article/2849839

     http://blog.yam.com/e415/article/2849857

     中國思想史上課內容(授課教師:賴錫三老師)

 ---------------------------------

宗定老師評:第一二節的分析清楚明確,具大將之風

      第三節並無「運用」的內容,只是對時事加以評論

      較近於感想式評論,與前兩節較無太大關係

      參考資料過少,關於老子詭言,學界為有論述,宜為參考之

---------------

簡單來說

宗定覺得:前面寫得不錯

後面胡言亂語不知道在幹嘛XD,有點JUMP化囉,加油喔這位妹妹︿_<

看的資料太少了啦,不要一直在自己的語言裡打轉嘛,有很多論文都不錯喔去看看啦

-----------------

老師你是好人(痛哭)

我寫到最後已經精神恍惚了你還沒有痛表我一頓(落淚)

如果我下學期有修到莊子的話我會盡量使報告不爛尾的 

謝咪你無恥

92是怎麼回事!!!我不要理你了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葛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